如果你問我元宇宙是什麼,我會回答是晶片運算能量,結合人類智慧創造出共享的認知空間,但是總是有為數可觀的人們,只能接受具體的事物,比較難接受抽象的事物,多數人都只接受"我感受得到 拿得到 也嚐得到",才有真實的滿足感,可惜的是在元宇宙的發展中,要求更高度的抽象化,而且運行節奏更快,才可以把抽象變為具體實現。
在元宇宙裡,不只空間不成問題,連線的系統也會讓參與者可以用母語和全球各地的人交流互動,在元宇宙裡不受語言的羈絆,透過主機連線即時翻譯,所有人都能互相溝通暢行無阻。
元宇宙最重要的操作是 "人的參與" ,人才是元宇宙成功的根本,各種功能並不是讓系統運作順利的主角,整個元宇宙運作90%需要的是科技文化的改變,剩下的10%才是操作應用,人的參興是一種子整體(holons),是元宇宙的一部份(on)也是整體(holl)每個角色在元宇宙裡的動作和互動,都有獨特的效應,會對元宇宙產生結構性的改變(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在元宇宙中,蘊藏了新型態的虛擬社會資本在其中,如同傳統社會式資本多是以未被查覺的古老財富形式存在著,無法由私人所擁有,必須存在於關係網絡裡面,並融合產生財富的方式中,而元宇宙的模式所蘊含的價值遠超過以往在實體傳統場所能接觸社會性資本的機會。
元宇宙的系統組織,每個參與的IP角色都可以視為元節(meta node),可以分為三個架構:
1.作為成員群(通常是一般民眾)
2.成為領袖群(通常是企業公司)
3.各層級管理(通常是系統客服)
元宇宙就是由這些虛擬個體(fictive individuals)所組成,所以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元宇宙是活生生的系統而非機器設備,是由相互依存的角色所組合,並且透過共同的理想組成關係網絡,所以每個移動的IP都是有機體,不是生物有機體卻是虛擬有機體,這個系統與機器設備的比喻,或許就是不同人對於元宇宙不同的認知結論。
元宇宙的形成邏輯在未來也會符合塔克曼模式(Tuckman Model ) 的推論,由形成、激盪、模組化、快速成長、無感化進展而成,非常多的人都認為元宇宙充其量只是遊戲軟體的升級版,我想那是一種刻板印象所造成的錯覺,以前的連線協作遊戲方式,的確很像同在一個宇宙空間裡互相合作相互競爭,但是傳統逹爾文式的你死我活遊戲模式已經落伍了。在早先的遊戲邏輯裡主張,侵略競爭終會勝過願意合作互動的角色,因為此時重視的是勝負,但是在元宇宙的架構裡,重視的是評價,是得失、所以在元宇宙裡各種互動都以合作為出發點,因為合作會有以下好處:
1.從資源稀少變成有充沛資源
2.從通路限制變為開放通路
3.從匿名參與變成相互信任
4.從虛擬溝通變成實體交流
從歷史的演進來看,新的媒介會一再增加領袖隔離資訊情報的能力,由遊牧時代開始到工業化時代,要趕上領袖的情報控制力,要付出的代價總是巨大,但是在元宇宙時代裡這種特權卻漸漸式微,現在只要付出極低的代價,就能和世界各地的大批專家人脈自由互動,這個在以往是要加入扶論社創始人"保羅哈里斯"的鄉村俱樂部才能享受到的褔利,而且在傳統面對面的世界裡,人不可能分身兩地,所以要取得新場所的通路也意味著必須離開舊場所,但是元宇宙揚棄了牛頓運動規則,人們到新地點已經不用再離開舊的場所,也能夠同時出現在幾個以上的場域中,甚至還可以作到多重同步即時互動。
好了! 來談談元名片吧,元名片是元宇宙名片的簡稱,傳統的名片是一維空間,是由印刷精美的材質組成,但是元名片卻是三維空間的概念,由許多三度空間的元素組合而成,最重要的是元名片的持有者也創造了自己的元宇宙空間,這個彼此相連結的介面,不同於以往而是會影響到經濟商機的變化,元名片以全新的跨平台方式運作,它有三項特點:
A.多重媒介
B.跨平台運算
C.協定互信
單單系統連線是無法形成元宇宙的,元宇宙和人的連結需要一個數位的"埠"來成為多重媒介的通路,元名片可以在多個不同的系統間使用,在科技網路上的對應就是協定互信,跨平台運算需要的不只是連結,還需要作出各協定的規則,再根據這些規則共識作出協定。
市場的演進,消費者搜尋目標的選擇,也記錄著數位科技的突破,或許可以這樣說,元名片本身並沒有存在價值,唯有透過不斷地系統運作才有價值存在,善用元名片可以建立顧客的品牌信任感,進而形成對企業主的品牌凝聚力。